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6的文章

[財經腥聞] 台股基金近5年累積報酬率22.5% 遠超越大盤 (?)

圖片
新聞連結:  https://goo.gl/yciM7g "Lipper 統計指出,截至今年 11 月 30 日為止,近 5 年來台股基金平均累積報酬率達 22.45% ,明顯優於 台股加權股價指數的 2.39% 。" (圖片來源: 鉅亨網新聞) 這有點尷尬阿,跑財經新聞數學和基本觀念這麼差,會被笑阿... 首先,關於台股加權指數,其實可分為 "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 & "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 。 兩者的差別在於 "配息" 對指數的影響。一般我們在報紙電視上所看到的加權指數並沒有考慮配息"再投入",只單純以股價為指數計算基礎。 那問題就來了,若要跟基金業者所謂的報酬率來比,台股這五年來報酬率到底如何? 基金業者報酬率是有考慮配息的,故要以相同的邏輯來做比較,當然就是要考慮還原配息的 加權股價報酬指數 。 (可至 證交所 查詢: http://www.twse.com.tw/ch/trading/indices/MFI94U/MFI94U.php ) 以相同的時間區間來看, 加權股價報酬指數 2011/1/30 為 11998.76,2016/11/30則來到15235.13,接下來就是簡單的加減乘除國小數學了,算出來了嗎? 相同時間區間, 台灣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報酬率為26.97%, 與基金業者的22.45%相比,孰優孰劣似乎高下立判了。 ( 別忘了,共同基金還暗藏著昂貴的內扣費用/經理費用(1.5%~3%不等) 這種暗黑名目會吃掉投資人的報酬率啊!) 這又讓我想起2008美國的門徒基金向巴菲特挑戰的故事: 十年後PK報酬率,輸家將捐出100萬美金用做公益。 後來巴神只簡單地選了S&P500的ETF,在去年(第七年)就創造了69%的報酬率,而門徒呢? 19.6%,慘輸。 其實巴菲特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及自家股東會上提及,投資被動指數基金(ETF),才是最適合一般投資人的投資方式:藉由複製指數成分,讓全球最強的500大企業為你賺錢,如此還可以省下高額的基金管理費。 (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

Stockfeel好文分享 --- 挑戰晶圓代工霸主

Stockfeel這一系列的恩怨情仇錄寫得很不錯~~~ 從蔽公司的發展過程,到競爭對手技術現況,都做了很明確扼要的解說! 文中提到的銅製程是第一個技術分水嶺; 再來其實是28奈米(2011~2014搭上行動裝置高成長期),讓台積大獲全勝拿下全球過半的市占。 想更了解半導體產業的朋友, 可以試著讀讀看唷!  [1] 挑戰晶圓代工霸主(I)─ 台積電 v.s. 聯電 https://goo.gl/ZKLYIu [2] 挑戰晶圓代工霸主(II)─ 台積電 v.s. 三星 https://goo.gl/YIY5BL [3] 挑戰晶圓代工霸主(III)─ 台積電 v.s. Intel、格羅方德、中芯 https://goo.gl/FCW3bA 晶圓代工著重的不只是製程 ── 產量 、 良率 與 背後的一連串支援服務 ,才是晶圓代工真正的 關鍵價值鏈。 對此張忠謀也指出英特爾並不是專業晶圓代工,只是把腳伸到池裡試水溫,並道:「相信英特爾會發現水是很冰冷的」。 ------- 我們真的打遍天下無敵手了啊!

財訊517期 (無良企業發行可轉債)

圖片
這兩本是本週讓我有興趣掏錢的商業雜誌。 本期財訊的重點有二: 1.介紹敝公司對抗老英的策略,以及未來半導體發展展望。當中也加深認識了自己公司在過去不同決策階段的歷史過程。 2.無良企業發行可轉債(Convertible Bond, CB),董監事高層協同大股東對散戶小股東進行養套殺的過程。  (內文有很棒的案例教材) ### 註:CB是一種具股票轉換權的公司債券。 現行法規規定,投資CB者可於發行後一個月,依轉換價格轉換成普通股。 換句話說,如果順利拉抬,就可以賣出套利,而且還不用負擔股利稅和補充保費呢!是不是好棒棒啊! (金管會可以做的事情明明就很多,但都把力氣花在錯的方向啊!) 另外一本,一樣是隸屬老謝集團的G週刊。 這本我存粹是想證實所謂的投資專家又再對景氣和可投資產業大放厥詞。翻閱後證實了我的想法,小弟可以安心的拿來蓋泡麵了~ ps.財訊佛心來著,買雜誌送大師Peter Lynch的鉅作,書局單買一本要NTD.400,現在連雜誌一起帶只要NTD.199! 雖然小弟早就買齊了一整套,但看到這麼佛心的組合,不手癢也難!畢竟多一本大師鉅作放著收藏也爽啊!!! ----------------------------------------------- 補11/23於FB關於對興航解散的看法 新聞連結: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611220469-1.aspx 1.公司高層沒誠信,說詞反覆,未實踐經營承諾。 即使財務帳面好看,也永遠不可能被價值投資人看上眼,領導階層沒誠信的公司,財報作假不實的機率90%。 更不用說興航的營運狀況和金融負債比,初步篩選就被濾掉丟到垃圾堆裡了。(是的,into the trash~) 看看幾個重要的財務數據應該就很明顯了, 特別是針對現金流的掌控! 損益表只代表某一段時間區間賺賠多少錢, 但企業的活水來自於現金,  沒有營業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若再加上金融負債高 出問題只是早晚的事....  (周轉嘎不過來) 2.主管機關不盡責。 第一時間沒派人進駐接管扣押資產,還說屁話安慰散戶說不會變壁紙。 I服了U,99.9%會成壁紙。 因為除了恐慌性賣...

航運業近況淺談

圖片
(真的只是淺談,因為小弟也只是略懂略懂而已 ) --- 最近航運界的大新聞莫過於韓商的韓進海運無預警宣告破產,連帶影響的是集箱貨櫃滯留於海面無法靠港,造成貨主苦等不到貨,原本預定的出貨也必須另改船班與合約. 新聞連結:  http://goo.gl/V0Hxgs 目前海運仍是運輸主流,國際間貿易有80%以上是靠航運.而海運的形式,大抵分為貨櫃航運與散裝航運. 貨櫃航運主要以運送工業成品/商品為主.目前全球貨櫃航運商眾多,為了降低營運成本以及貨倉空間的使用率,各國間的航運商會結盟以寡占市場,並藉此提高自身的市占率與經營效率. 目前全球貨櫃航運有4大聯盟:2M/ O3/ CKYHE/ G6;海進航運屬CKYHE聯盟,而雪上加霜的是原本此聯盟內的航商,如世界第五大的長榮,已於四個月前另與中遠/達飛/東方海外另籌組Ocean Alliance聯盟,形成當今世界第一大的貨櫃船運聯盟 ,勢必將擠壓到其他聯盟的市占與營運. 航運聯盟相關新聞: http://goo.gl/64EjuI 韓進破產後的轉單相關新聞: http://goo.gl/w4UnIz (貨櫃航運市佔,圖片來源:MoneyDJ新聞) 另外,大宗物資與原物料(eq:鐵/礦/砂/穀物)則是屬於散裝航運.傳統上8~10月為貨櫃航運旺季,散裝航運則為11~3月.但自去年中開始BDI指數的下跌也意味著散裝航運其實也正走入寒冬(直至2016四月才又站回年線),主要原因是散裝航運營運與原物料行情息息相關,去年鐵礦砂行情大跳水打的BDI指數大跳水. 航運寒冬(新聞連結): http://goo.gl/lDjhup (BDI近五年走勢, 圖片來源:Bloomberg彭博社) 至此,可以稍微看一下我國貨櫃與散裝航運營運狀況 (這裡只取代表性的企業來比較近期營運狀況, 並 無推薦購買該股之意 ) 貨櫃航運:分別是世界第五與第十二大的長榮與萬海 散裝航運:慧洋-FK(擴充新艦隊)與裕民(近期所屬集團事業在中國都吃癟XD) 任何投資都有其風險,投資前請審慎評估.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 Origins and Inspirations" Talks at Google, by Howard Marks

圖片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  Howard Marks   長達25年且每年都會寫投資備忘錄給投資人的 橡樹資本 (Oaktree Captical) 董事長 Howard Marks , 是少數巴菲特曾公開讚美的經理人, 甚至連巴菲特自己也是投資備忘錄的忠實讀者(備忘錄:  https://www.oaktreecapital.com/insights/howard-marks-memos  ), 當然也包括2011年重量級著作 " 投資最重要的事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        從橡樹資本官網 ( https://www.oaktreecapital.com/strategies ) 來看, Oaktree是一間以投資債券 (高收益債,可轉債,甚至是不動產投資信託等)為主要投資策略的公司, 過去10年來管理資產規模(AUM, Asset Under Management)整整成長三倍多, 來到九百億美金之多. 而過去20年 年化 報酬率將近20%, 績效好的可怕! (資料來源: 2015 Oaktree 年報)         去年, 年屆古稀的Howard Marks受Google之邀, 到該公司總部演講, 內容為Oaktree的投資哲學, 以下是完整演講內容 (約1hr): 影片中第38分鐘左右, Howard列出Oaktree的投資原則:                                                    1. The primacy of risk control (風險控管優先) 同巴菲特所說過, 投資時有兩項原則: 第一, 不要賠錢. 第二, 永...

林義守賣義大犀牛 因為「看輸球心情有夠壞」?

圖片
新聞連結: https://video.udn.com/news/509736 最近的職棒界的震撼彈 ,義联集團 因球隊戰績不佳想放棄經營 , 發表聲明尋求球隊新買主 。 但義联集團這種做法對長期觀察體育界的球迷而言,似乎是個不負責任的作為 。 綜觀歐美的職業球隊經營,以最受歡迎的職業足球來講,至今我還沒看過一個球團老闆因為連敗戰績而放棄經營,多數做法是 撤換主帥與教練團,調整球隊球員組成與薪資結構 。 (以小弟個人角度而言,無法完全buy in林董事長的說詞,反而會懷疑集團的事業經營與財務狀況) 首先看到集團組成: 集團官網: http://www.e-united.com.tw/Default.aspx (圖表資料來源: 財報狗 / 整理: Ricardo) 義 联集團可以查到公開資訊的有三家上市企業 , 皆屬集團旗下生產事業體的 鋼鐵 事業:  燁興 , 燁輝 , 燁聯 。 但目前整體原物料行情 , 特別是鋼市的狀況 ,是 眾所皆知的慘... 據燁聯104年報 , 中國大陸 不銹鋼粗鋼103年產量增14.3%至 2170萬噸, 占全球產量比重約52% ;除中國大陸以外的亞洲地區年產量增0.6%至933萬噸,佔全球22%比重;西歐 與非洲年增1%至757萬噸,佔全球18%比重;美洲產量年增14.6%至281萬噸,佔全球7%比重。 在需求成長不如預期的情況下,全球不銹鋼產量仍持續增加,造成不銹鋼產業供需失衡 。  基於上述市況來看獲利面也就不會太感意外: (圖表資料來源: 財報狗 / 整理: Ricardo) 代表本業營業好壞的指標 , 營業利益率以燁興最不樂觀 , 連續4年都是負值 。   若從稅後淨利來看 , 三家鋼鐵事業都在虧錢的狀況 (Eps表現可想而知...) (圖表資料來源: 財報狗 / 整理: Ricardo) 而從財務安全面 , 搭配自由現金流(企業資金周轉的動脈)來看 , 手邊無自由現金可應用 。 又看見 負債比率 和 長短期金融負債 佔比皆 超過5成 , 流/速動比甚至只有100上下 , 萬一集團短期需要資金周轉調度 , 恐怕不是很樂觀... 畢竟原物料與房市行情還要低迷多久 ,沒有人知道 。...

找出自己的操作系統

圖片
你是投資還是賭博? 是存股還是做價差? 有沒有支持你買進的"實質"依據而非"聽說" ? 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操作核心系統?  看了一陣子關於價值投資方面的書,重新反省自己的心態和操作後,大概在去年底才正式踏入價值投資的實地選股操作。(8月份先測試過一次, 11月正式啟動價值獵股計畫) 在此之前,說真的,也是亂做一通,一下K線,一下籌碼, 一下看基本面獲利,但最後績效都不如預期,跟多數散戶下場一樣, 成了三大法人和大戶的提款機。  會進入價值投資的領域,可能也跟自己的個性有關。 因為我實在受不了要花時間看盤,當上班忙的時候更不可能去關心,漲的時候懊惱自己沒跟單,跌的時候後悔沒及早賣出,這就是標準散戶輸家心態。  若以今年1月為操作進場點,該月台股加權指數平均收盤價為8145.21 (最低點為7410.34),今日(6/1)收盤為8597.16 ,大盤總報酬率為 5.25% ; 從12月至2月選出的企業股票陸續來到清算後低估的買點,只要買點到,分批買進 (就只怕自己手骨不夠粗啊!) 目前累積至今報酬率已達 9.1% ,這是 "完全不看盤" 達到的績效,且尚未加上配股配息。 如果挑選出的優質企業依照判斷順市成長,順利填權息,這樣一來總報酬就會更可觀 (礙於隱私,敏感的數字加上了遮罩...以免顯得窮酸QQ)  BTW,買進價位有 安全邊際 的保護很重要,股市上沖下洗的盤整期,投資組合根本沒啥影響,好公司通常跌的時候跌不了多少不痛不癢(跌了可以買更多,更開心),但漲的時候就是 漲得比別人兇! 但基本上我買進後完全就是耐心的等待,就像農夫種下種子,耐心等收成,只要定期巡田水(檢查公司財務狀況),其他時間則完全不操作(扣不到手續費和交易稅)  回到重點,投資本來就 不應該影響到原有的生活步調 , 如果可以輕鬆領取 現金股息 又享受企業帶來的 盈餘成長 ,不需要在那邊跟菜籃族一樣盯盤,可以優雅的喝咖啡吃早午餐,或是安心工作, 回家也不會受股市漲跌影響情緒又能好好陪家人,這不是夢寐以求的投資之道嗎?  最後,檢查清單真的很有用。能體醒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檢查項目, 不要忘記投資的初衷。 (建議大家要為自己做一張檢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