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自己的操作系統

你是投資還是賭博?
是存股還是做價差?
有沒有支持你買進的"實質"依據而非"聽說" ?
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操作核心系統? 

看了一陣子關於價值投資方面的書,重新反省自己的心態和操作後,大概在去年底才正式踏入價值投資的實地選股操作。(8月份先測試過一次, 11月正式啟動價值獵股計畫)
在此之前,說真的,也是亂做一通,一下K線,一下籌碼, 一下看基本面獲利,但最後績效都不如預期,跟多數散戶下場一樣, 成了三大法人和大戶的提款機。 

會進入價值投資的領域,可能也跟自己的個性有關。
因為我實在受不了要花時間看盤,當上班忙的時候更不可能去關心,漲的時候懊惱自己沒跟單,跌的時候後悔沒及早賣出,這就是標準散戶輸家心態。 

若以今年1月為操作進場點,該月台股加權指數平均收盤價為8145.21 (最低點為7410.34),今日(6/1)收盤為8597.16 ,大盤總報酬率為5.25% ; 從12月至2月選出的企業股票陸續來到清算後低估的買點,只要買點到,分批買進 (就只怕自己手骨不夠粗啊!) 目前累積至今報酬率已達9.1% ,這是 "完全不看盤" 達到的績效,且尚未加上配股配息。


如果挑選出的優質企業依照判斷順市成長,順利填權息,這樣一來總報酬就會更可觀
(礙於隱私,敏感的數字加上了遮罩...以免顯得窮酸QQ) 

BTW,買進價位有安全邊際的保護很重要,股市上沖下洗的盤整期,投資組合根本沒啥影響,好公司通常跌的時候跌不了多少不痛不癢(跌了可以買更多,更開心),但漲的時候就是漲得比別人兇!

但基本上我買進後完全就是耐心的等待,就像農夫種下種子,耐心等收成,只要定期巡田水(檢查公司財務狀況),其他時間則完全不操作(扣不到手續費和交易稅) 

回到重點,投資本來就不應該影響到原有的生活步調, 如果可以輕鬆領取現金股息又享受企業帶來的盈餘成長,不需要在那邊跟菜籃族一樣盯盤,可以優雅的喝咖啡吃早午餐,或是安心工作, 回家也不會受股市漲跌影響情緒又能好好陪家人,這不是夢寐以求的投資之道嗎? 

最後,檢查清單真的很有用。能體醒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檢查項目, 不要忘記投資的初衷。

(建議大家要為自己做一張檢查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一萬小時的工程:隱形的天才】2018/04/14

債券 vs. 利率

[財經腥聞] 台股基金近5年累積報酬率22.5% 遠超越大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