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 vs. 利率

看到這篇新聞,突然想起今天學長問債券和利率的關係。

債市陷空頭 壽險業帳上資產蒸發千億元


大家應該常聽說利率和債券價格是呈相反的走勢,那究竟為什麼利率上升,債券價格反而下跌呢?

首先,要先認識何謂債券?

債券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政府或企業向大眾借錢的借據,債券票面上會載明: 
(1)票面金額 (2)票面利率 (3)利息支付時間 (4)債券期限。

由此可知,票面利率是一開始就講好的一個定值,我們先假設是2%。

再來,則是現值的概念。

假設今天是面值100萬元,以年息支付2%的利息,也就是一年後我實際價值可獲得100萬+100萬*0.02=102萬。

當今天銀行突然調漲定存利率至3% (佛心啊!),你同樣存100萬元,一年後含利息總共可以拿到103萬元的實際價值,請問你還會想買債券嗎?

換個角度,此時我至少要降低我手上的債券售價到多少錢,才會有人願意考慮買我的債券? 

國小數學算一下囉: 102=X*(1+3%) ,X=99.03 (小數點第二位後四捨五入)

也就是現在用99.03萬的價格,買我票面價值的100萬的債券,一年後領的102萬才等同於享有銀行的3%利率。若投資人為了變現,只好忍痛以99.03萬的價格賣掉當初花了100萬買的債券,這樣一來就虧了 (100萬-99.03萬)=0.97萬,即9700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一萬小時的工程:隱形的天才】2018/04/14

[財經腥聞] 台股基金近5年累積報酬率22.5% 遠超越大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