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517期 (無良企業發行可轉債)

這兩本是本週讓我有興趣掏錢的商業雜誌。



本期財訊的重點有二:

1.介紹敝公司對抗老英的策略,以及未來半導體發展展望。當中也加深認識了自己公司在過去不同決策階段的歷史過程。

2.無良企業發行可轉債(Convertible Bond, CB),董監事高層協同大股東對散戶小股東進行養套殺的過程。 (內文有很棒的案例教材)
### 註:CB是一種具股票轉換權的公司債券。
現行法規規定,投資CB者可於發行後一個月,依轉換價格轉換成普通股。
換句話說,如果順利拉抬,就可以賣出套利,而且還不用負擔股利稅和補充保費呢!是不是好棒棒啊!
(金管會可以做的事情明明就很多,但都把力氣花在錯的方向啊!)

另外一本,一樣是隸屬老謝集團的G週刊。
這本我存粹是想證實所謂的投資專家又再對景氣和可投資產業大放厥詞。翻閱後證實了我的想法,小弟可以安心的拿來蓋泡麵了~

ps.財訊佛心來著,買雜誌送大師Peter Lynch的鉅作,書局單買一本要NTD.400,現在連雜誌一起帶只要NTD.199!
雖然小弟早就買齊了一整套,但看到這麼佛心的組合,不手癢也難!畢竟多一本大師鉅作放著收藏也爽啊!!!

-----------------------------------------------
補11/23於FB關於對興航解散的看法
1.公司高層沒誠信,說詞反覆,未實踐經營承諾。
即使財務帳面好看,也永遠不可能被價值投資人看上眼,領導階層沒誠信的公司,財報作假不實的機率90%。
更不用說興航的營運狀況和金融負債比,初步篩選就被濾掉丟到垃圾堆裡了。(是的,into the trash~)
看看幾個重要的財務數據應該就很明顯了,特別是針對現金流的掌控!
損益表只代表某一段時間區間賺賠多少錢,但企業的活水來自於現金, 
沒有營業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若再加上金融負債高
出問題只是早晚的事....  (周轉嘎不過來)

2.主管機關不盡責。
第一時間沒派人進駐接管扣押資產,還說屁話安慰散戶說不會變壁紙。
I服了U,99.9%會成壁紙。
因為除了恐慌性賣壓,難道你不知道還有"債權"優先於"股權"嗎?
特別是在清算的時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一萬小時的工程:隱形的天才】2018/04/14

債券 vs. 利率

[財經腥聞] 台股基金近5年累積報酬率22.5% 遠超越大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