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7的文章

斷了油價重回百元的念頭?

圖片
新聞連結: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7637778-1-1.html (內文) BP(英國石油) 首席經濟學家 Spencer Dale 說,「石油世界裡,需求不會超過供給」,全球石油產能過剩,過去幾十年來一直困擾著市場,預估可採石油資源約有 2.5 兆桶,足以滿足 2050 年前全球需求量的兩倍。 Spencer Dale 製作了一張圖表,他說,這圖表看似簡單,實際上則突顯了一個非常重大的關鍵點,那就是 -- 產能過剩。 不管如何,當初進場買石油的原因就只是單純"投機"性質。 (沒錯,我的確有進場投機XD;但我有明確定義出這筆的交易性質,你呢?) 當時的想法很單純,畢竟油價跌到10年低點千載難逢的機會,特別是市場一片悲觀的時候。畢竟,在比石油成本更低的新能源出現之前,石油是目前製造業與民生的"必需品",回到生產成本價只是早晚的事,如果你是阿拉丁,我想你不會一直想做賠本生意的吧? 最後別忘記,石油/黃金這類能源/礦業標的,並不會為你帶來穩定金流,也不會因此藉由compounding成長,能賺取的只有價差(不論期貨orETF) 現在還想投機? 別鬧了,你已經錯過了去年年初的最佳上車機會了! (圖片來源: 能源局)

本益比的邏輯

股票的本益比,"益"才是主角,"本"只是跟著跑而已。如果盈餘不增加,股價自己是跑不遠的。  --- Peter Lynch 彼得林區的這句話透露出一個邏輯,也點出了投資人常遇到的盲點。 有的投資人常用"本益比"去推算目標價,但其未考慮到: (1) 企業所屬產業特性? (市場會給予不同產業不同的合理本益比) (2) 企業盈餘是否隨著營收&營業利益持續成長? 說穿了,本益比的真正意涵,其實叫做 本益"成長"比 ,也就是只有當企業盈餘有辦法 持續成長 (或是 至少持平 ),用本益比估算才是有意義的。